吃一塹長一智,聽起來容易,做起來恐怕也不輕松。筆者認為,綠城有必要深入地反躬自省,別“好了瘡疤忘了痛”。
今年以來,地產出現了難得“大年”,不少房企提前完成銷售目標,房企似乎忘了前兩年的凄涼,一些房企表現亢奮。綠城也是不甘人后,在今年4、5月份以來的搶地潮中,綠城身影頻現。11月14日,綠城在與中海、保利、萬科等房企多輪競爭后,以20.28億元、配建24100平方米公租房的代價,拍得大連市中山區(qū)不朽巷住宅地塊;11月15日,綠地以10.25億元競得上海嘉定區(qū)地塊,折合樓面價5002元/平方米,溢價31.63%,綠城搶地可謂“氣貫長虹”。
綠城是習慣“狂飆突進”的。正是因為高地價、高負債的“狂飆猛進”模式存在明顯的軟肋,2008年,綠城“軟肋”一度被擊中,當年,金融危機席卷全球,綠城也傳出過資金鏈緊張的問題,隨后在不斷的重拳經濟刺激政策下,樓市迎來“小陽春”,包括綠城在內的大量房企逐漸擺脫困境。
綠城并沒有記住2008年的傷痛,依然“我行我素”。在2011年,在更嚴的房產調控面前,一度位列房企三甲的地產大鱷,綠城不得不面對資金斷裂拷問,過上了“賣子求生”的狼狽日子。
在資金市場上,綠城是敢于當借款大戶的。在2010年,綠城的負債率高達1132%。2011年上半年,綠城總借貸高達350億元,凈資產負債率較2010年末再度上升31.2個百分點。在各路資金渠道全面卡緊下,綠城只能指望的市場銷售回籠資金。
但是,綠城的項目都在“雙限” 范圍,綠城的布點也絕大部分是限購城市。2011年綠城整體銷售狀況一塌糊涂,以上海為例,據媒體調查發(fā)現,綠城的項目,在閔行區(qū)馬橋板塊的別墅項目“綠城玫瑰園”,2009年、2010年分別售出48套、31套,但2011年上半年僅售出9套……資金回籠少,困境顯而易見。
貸款和信托計劃即將到期,負債率居高不下,長期以來風光無限“巨頭”終于扛不住了,賣子求生成為唯一出路。
綠城當年的問題,看起來出乎意料,卻又是意料之中,是中國樓市高歌猛進的一個縮影,只是綠城更為突出而已。
半年以來,綠城的策略似乎沒有改變,狂歌猛進在繼續(xù)。這種模式能否一帆風順,筆者是打了問號的。
目前來看,房地產并不是一片陽光明媚,一些數據是令人擔心的。近日,據媒體報道,包頭的240個在建項目中,約有90%陷于停工,中海地產自2010年3月進入呼市以來,先后開發(fā)了5個項目,在國家限購的環(huán)境下,為了消化現有存量房,呼市不少樓盤開始優(yōu)惠促銷,打折力度不一,其中不乏恒大、中海等大型房地產商。在鄂爾多斯,2011年7月份開盤兩個月內,星河灣已經投入資金100億元,但同期獲得的銷售收入不足投入的五分之一。
包頭和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,或許是二、三線城市房地產投資過剩、庫存積壓的縮影。今年以來,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,未來房地產能否走出持續(xù)上揚行情仍未可知,但有一個判斷無疑是可知的,這就是未來房地產市場回到2009年的火爆似乎已不符合現實,沉浸在過去的市場中不清醒,恐怕會碰的頭破血流,到那時候,也許賣子求生都無濟于事。
綠城有關人士稱,拿地決不會冒進,會量力而行,筆者希望綠城能遵循此言,達到言行一致的。否則,也許就不是好了瘡疤忘了疼這么簡單,因之丟了“性命”,到時喊“疼”恐也于事無補。
上一篇:童大煥:不敢做房奴的人很有可能終生受窮
下一篇:董藩:房地產是窮人的救星讓低收入人群致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