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三四月份的大同,還留存著幾分寒意,若不是清明小長假幾日出游所見的風景,很難相信這個才下過一場小雪的季節(jié),竟然已經是仲春。說到出游,其實并未遠足,只是到了云岡石窟、懸空寺、大同古城幾個地方重游一番,看到全國各地涌來的游客,把這座小城擠得滿滿當當,大佛前的瞻仰,寺廟中的虔誠,游客對這座城市的贊譽,不止一次地,讓我這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的大同人,有了一種驕傲和感動。
大同云岡石窟
大同博物館鎮(zhèn)館之寶,北魏漆屏風畫
大同博物館北魏陶俑
幾天的時間,走過幾個熟悉的地點,大佛、古城、寺廟,依舊保持著這座城市的神秘與高雅,相比這些,倒是有個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成為了我三天假期里最大的收獲,大同城里廣告牌上,幾乎都高調地換成了“中國如此大同”幾個大字,機場、高速、商場無一例外,像是城市宣傳語一般,看過幾次之后,便印在了腦子里。今天提筆仔細想來,愈發(fā)地覺得這句子值得細細感受,僅是短短幾天,我便從中理解到了三層含義,也不知道是否合乎作者的表達。
天下大同盛世下的終極理想
“中國如此大同”,從最基本的字面含義來看,這就是對當代中華盛世的一句贊歌,這就是我的第一層理解。
為何這么說呢?大同也許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個地名,但是這兩個沉甸甸的漢字,更是我們追尋了幾千年的“天下大同”的終極理想。無論從儒家源經開始便一以貫之的“博施濟眾、老安少懷”,還是道家的“小國寡民”、“至德之世”,乃至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意境,中國歷代思想家對于理想社會共同的思想框架,都源于這一份大同思想;赝缃竦闹袊,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沉浮之后,終于再度踏進了又一個盛世,經濟的強盛,文化的復興,人民的和樂,這應該也就是我們想要的“天下大同”吧。
仇英《桃源仙境圖》
雙核驅動 一座城市的國家縮影
第二層含義的解讀,來自于我這些年來在大同城里生活的記憶,“中國如此大同”,是否可以理解為,中國就像大同,而大同就是中國當代進程的一個縮影。
基于上下五千年的文脈遺存,中國的古城似乎比目皆是,而這些古城的今天,卻大多已經滿目瘡痍,我們或許可以解釋說,這是一座城市向前發(fā)展的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,卻很少能夠意識到這些文化遺產的寶貴,也少有哪個城市在歷史與未來間找到一種融洽的平衡。好在是,大同做的還算不錯,如今的大同以河為界,一面是千年古城的文化意蘊,一面是當代城市的繁榮呈現(xiàn),我們或許應該再次感謝耿市長,感謝他在古城保護與復興之路的責任與努力,也感謝他在新城建設上膽識與眼界。
大同古城夜景
大同御東新區(qū)
如此再說大同是中國的縮影,也就不難理解了,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國度,她的未來從來都沒有拋棄她的過去,我們看到中國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,尖端科技走向世界,也看到中國的文化被不斷的演繹,二者從來不是對立的關系,而是從不同的維度發(fā)力,讓中國不只有高度,更有深度。
當代氣象,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居住融合
如果說前面的都是對這個國家和對這個城市的情感使然,那第三層含義的理解,更多的是為我們指出如何去做,天下大同的理想,中華盛世的復興,這樣的背景下,我們該如何去做?答案是,如此。
作為一個房地產行業(yè)的從業(yè)者,這一層理解多多少少離不開這個行業(yè)的基調,建筑從來不該是快速復制的工業(yè)產品,在幾千年的歷史里,它始終都承載著個人的審美、家庭的情感,甚至一座城市的情懷。在中國這個文明國度,在大同這座千年古都,不該更是如此嗎?在追求與現(xiàn)代空間所帶來的居住體驗升級的同時,那些中國建筑的巔峰技藝,那些中國園林的美學意境,是否也可以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,至少我覺得是可行的,在新中式建筑成為眾多城市鮮亮名片的時候,一座代言大同氣象的當代大府,似乎還不是太遲。
傳統(tǒng)建筑元素-斗拱與飛檐
現(xiàn)代空間設計-簡潔典雅
后來去商場,又看到了這句話,細細一看,原來是一個房地產項目的廣告,名叫建龍·平城府,不由地感慨于他們的情懷與魄力,常言道“外來的和尚會念經”,倒是在這件事上,讓一個本土的開發(fā)商走在了眾人的前頭,當然也只有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的大同人,才能夠對這片土地有這樣的感情。
最后,“中國如此大同”,如果你還未見過六個字,我希望借我之口,說給每一個大同人聽,也說給這座城市,我們永遠深愛的大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