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為什么房子容易引發(fā)家庭的矛盾?這還得從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背景說起。在傳統(tǒng)中國農(nóng)耕社會中,人們就把房子看得非常重,種田蓋房子,一生的奮斗目標(biāo)就是造房子,甚至蓋很多房子。干嗎要造房子?都是為子女,但是樹大枝分,子女長大了,就面臨著分家。
父母去世后,兄弟姐妹為了爭房子鬧得不愉快,于是有人干脆“霸占”;子女多,但父母將房子留給其中一人,引得其他兄弟姐妹不滿;一個子女接父母到自家住,被兄弟姐妹認為是看中了房子……
中國人為啥把房子看得那么重
中國人這種房子的情結(jié),到取消福利分房后的當(dāng)下,依然有過之而無不及,只是過去一度被福利分房淡化了而已,瞧瞧當(dāng)下,“畢房族”“丈母娘經(jīng)濟”這些新詞,都是房子炒出來的概念,買房子成了頭等大事。
伴隨著房子情結(jié),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了眼前,兄弟姐妹的感情在商品房面前不堪一擊。“只有永恒的利益,沒有永恒的親情。”
一般為房子鬧矛盾,多是父母去世以后。父母在的時候,老人有話語權(quán),凝聚力還在,子女沒人敢想這事。如果老人走了,留下房子,這時候誰拿誰不拿,拿大拿小,就引發(fā)了矛盾。
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
有時候回過頭來想想,為了房子鬧,不是親情沒有、兒女不孝順那么簡單。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問題,也跟家長有關(guān)系。家長沒把房子的事情處理好,沒有一碗水端平,就埋下了隱患。所謂治家如治國,治大國如烹小鮮,家長應(yīng)該像管理社會一樣管理家庭,在生前就把房子的問題處理好。
對此有人士建議就房子的事情,家長可以開個家庭會議攤開來講,子女每個人的生活狀態(tài)講出來,合理進行分配。如果覺得這樣的方式談不攏,那么也可以私下處理,能做主的人,把話說清楚。這里有一個真實案例。一個老人有三個子女,但只有一套房子,他想把房子留給唯一的孫子,為了擔(dān)心兒女們有意見,就讓拿房子的兒子拿出房子錢的一部分分給沒有拿房的子女。這樣大家心平氣和接受了這件事情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在這種事情上,要讓一步,糊涂一點。鬧矛盾的時候,語言上要留個臺階,話不要講絕,學(xué)學(xué)中庸之道。過不了幾年,大家想明白了,說不定就和好了。
牽扯到房子的問題,兄弟姐妹之外的配偶盡量不要參與,否則意見更多,會產(chǎn)生更多的矛盾。
上一篇:鄰居好心借道 男子墜樓身亡 家屬向其索賠40萬
下一篇:全國巡查防"囤地" 樓市閑置土地下降近五成
·搶房風(fēng)暴席卷全國 土地出讓大漲房產(chǎn)市場瘋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