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看文章
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國市場的“溫州炒房團”,在本輪房地產調控中有可能全軍覆沒。多位溫州炒房者如從天堂墜入地獄,騎虎難下。
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
2010年4月,張鳴以單價8.1萬多元/平方米,總價近3800萬元,一次性付款方式,預訂了溫州某樓盤一個建筑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的1~4層排屋,并付了500萬元購房定金。
2010年下半年,“限購令”等政策出臺,但溫州房地產依然狂熱,并于11月底出現(xiàn)樓面價高達3.7萬元/平方米的全國地王。
其間,張鳴預感政策極大轉向,立即向開發(fā)商提出退房,并希望退回500萬元的購房定金,但并未得到開發(fā)商允許。由于未一次性付清購房款,開發(fā)商把張鳴告到法院。經法院調解,開發(fā)商愿降價近700萬出售給張鳴。在擇選中,張鳴以3100多萬元買下這排屋。
“這3100萬全部來自周邊親戚朋友。”張鳴說,親戚朋友多以房產、企業(yè)等作抵押從銀行融資而來,也有從民間融資而來,“他們給我月息一兩分,賺取一點利率差價。”
房地產調控,以及去年溫州發(fā)生的民間借貸危機,使得溫州房價大幅下滑。據(jù)溫州多位中介人士反映,目前溫州新房價格比2010年下半年房價最高位時,大幅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,有的甚至已對折。張鳴該排屋價格,也下降了三成以上。
“虧的多,賺的少,F(xiàn)在,80%的人(炒房者)還套在里面,資產被掏空且已經資不抵債,只有兩成溫州炒房者全身而退。”溫州資深炒房者陳先生認為,融資比重過大,財務成本很高,盡管之前房價翻番,但炒房者在頻繁交易中,所得利潤比較有限。一旦套牢,房價下跌三四成,再加上利息等財務成本,炒房者大多資不抵債。
房地產投資前景迷茫
最近有傳言說,溫州炒房客卷土重來,深圳等沿海城市成看房熱門。“現(xiàn)在問題都解決不了,不可能去買房。”對此,張鳴、陳先生均認為,這極有可能是開發(fā)商,借用溫州炒房客名義,人為炒作提振樓盤銷售信心。
對此,泰和房產總經理林育、平安易居總經理姜毅、哥倫布房產總經理陳平等溫州營銷機構負責人認為,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及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等,對溫州炒房客打擊很大,所謂其卷土重來“炒作成分過大”。
多位中介人士反映,大量溫州炒房客已經完全敗退,且三五年時間里很難恢復元氣。
他們認為,實體企業(yè)狀況不佳,上半年六成溫州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企業(yè)出現(xiàn)減產或停產,實業(yè)資本進入房地產動力銳減;資金運作成本高,交易及融資成本在15%左右,如果房價上漲未超過15%以上,投資就意味著保本或虧損。
更關鍵的是,盡管信貸加大、通脹壓力猶存,但“限購令”等調控政策繼續(xù)執(zhí)行,房價不可能出現(xiàn)大跌或大漲,炒房者對房地產投資前景已經不看好。